共阳极的数码管一般要用PNP管来驱动,三极管接在高电位端,这样可以确保三极管可靠截止和饱和。
如果按你图中的用法,用NPN管接在高电位端来驱动共阳极的数码管,可能就存在三极管不能饱和导通,而处于放大状态,这样就增加了三极管上功耗,容易使三极管因过热而损坏,而且数码管也得不到足够的电流,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。
你可以这样计算一下:
假设NPN三极管饱和导通,则有:
Vce≈0.3V
三极管E极电位 Ve=Vc-Vce≈Vc-0.3V
B极电位 Vb=Ve+Vbe≈Vc-0.3V+0.7V≈Vc+0.4V
也就是说,NPN三极管饱和导通这个假设成立的话,它的基极电位要比集电极电位高0.4V,这个是不可能的,因为你单片机和数码管用的是同一个电源,单片机不可能输出比电源电压还高的电位,除非你用两个不同电压的电源分别给数码管和单片机供电,或者在单片机输出端增加倍压电路或电荷泵电路。所以你这个电路中的NPN三极管就不是处在饱和状态,而是处于放大状态。
如果用PNP管就不一样了,由于PNP管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,它的Vbe不受负载(这里就是数码管电路)的影响,能保证三极管饱和导通。当然,这时候三极管的输入极性就不一样了,单片机输出低电位才有效,否则要的单片机输出与PNP管之间增加一级反相器电路。
共阳极的数码管一般要用PNP管来驱动,三极管接在高电位端,这样可以确保三极管可靠截止和饱和。
如果按你图中的用法,用NPN管接在高电位端来驱动共阳极的数码管,可能就存在三极管不能饱和导通,而处于放大状态,这样就增加了三极管上功耗,容易使三极管因过热而损坏,而且数码管也得不到足够的电流,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。
你可以这样计算一下:
假设NPN三极管饱和导通,则有:
Vce≈0.3V
三极管E极电位 Ve=Vc-Vce≈Vc-0.3V
B极电位 Vb=Ve+Vbe≈Vc-0.3V+0.7V≈Vc+0.4V
也就是说,NPN三极管饱和导通这个假设成立的话,它的基极电位要比集电极电位高0.4V,这个是不可能的,因为你单片机和数码管用的是同一个电源,单片机不可能输出比电源电压还高的电位,除非你用两个不同电压的电源分别给数码管和单片机供电,或者在单片机输出端增加倍压电路或电荷泵电路。所以你这个电路中的NPN三极管就不是处在饱和状态,而是处于放大状态。
如果用PNP管就不一样了,由于PNP管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,它的Vbe不受负载(这里就是数码管电路)的影响,能保证三极管饱和导通。当然,这时候三极管的输入极性就不一样了,单片机输出低电位才有效,否则要的单片机输出与PNP管之间增加一级反相器电路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