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。今天我发现了有趣的事情:我尝试过I2C访问,一切都很好。因此,我有两种情况:(1)MNGT0管脚连接到GND-SMI模式:所有直接访问寄存器都可以读写(TEST_BYTE,ID和其他)。任何PHY寄存器都不能通过PMI_ACCESS和PMI_DATA读取-结果是0xFFFFFF 2)MNGT0管脚连接到3.3V-I2C模式:All direct访问寄存器可以读写(TEST_BYTE,ID等)。所有PHY寄存器都可以通过PMI_ACCESS和PMI_DATA读写。只有一个硬件和软件差异——MNGT0引脚。没有别的了。但我不知道它如何影响到PHY层的可访问性。最可能的事情是在内部芯片多路复用的SMI和I2C模式的一些差异。数据表中有一些复用图,但我不知道它们如何帮助我。有人对此有想法吗?
你好。今天我发现了有趣的事情:我尝试过I2C访问,一切都很好。因此,我有两种情况:(1)MNGT0管脚连接到GND-SMI模式:所有直接访问寄存器都可以读写(TEST_BYTE,ID和其他)。任何PHY寄存器都不能通过PMI_ACCESS和PMI_DATA读取-结果是0xFFFFFF 2)MNGT0管脚连接到3.3V-I2C模式:All direct访问寄存器可以读写(TEST_BYTE,ID等)。所有PHY寄存器都可以通过PMI_ACCESS和PMI_DATA读写。只有一个硬件和软件差异——MNGT0引脚。没有别的了。但我不知道它如何影响到PHY层的可访问性。最可能的事情是在内部芯片多路复用的SMI和I2C模式的一些差异。数据表中有一些复用图,但我不知道它们如何帮助我。有人对此有想法吗?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