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时与通信
在工厂自动化和驱动技术的背景下,实时意味着周期时间要安全、可靠地达到10毫秒以下,最低至微秒。为了满足这些实时要求,以太网还必须获得实时功能。
图1. 自动化中的实时通信。
以太网比现场总线快得多—
那又怎样?
为了满足自动化的实时要求,需要保证传输带宽和传输延迟。即使这些带宽通常非常小(每个器件几十个字节),该传输通道必须在每个I/O周期中可用,且达到延迟要求。
但是,经典以太网不提供延迟和带宽保证。相反,如果操作需要,以太网可以随时丢弃帧。这意味着什么?
以太网是所谓的桥接网络。帧(以太网帧)从一个点发到另一个点:从端点到交换机(网桥),从那里可能发到其他网桥,最后到达另一个端点。该架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我配置能力。网桥在转发帧之前先完全接收帧。许多问题正是出在这里:
- 如果在峰值时间存储的帧数多于网桥缓冲存储器可以容纳的帧数,则丢弃新传入的帧。
- 由于帧长不同,因此其延迟时间为其长度的函数。这会导致延迟波动(抖动)。
- 由于交换机应通过其发送帧的端口可能已经被其他帧完全占用,所以会导致额外的延迟。发送大型以太网帧(1522字节)在100 Mbps速率下大约耗时124μs。
如果说以太网通常运行良好,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允的。但是,这样做,我们使用的“通常”一词在硬实时语境下是无意义的。仅仅通常满足实时条件是不够的,必须始终满足该条件。
住在化工厂或炼油厂旁边的任何人都能理解这一点。工业通讯也不公平:最重要的是,控制/闭环控制应用始终具有优先权。
图2. ISO七层模型。
以PROFINET和EtherCAT为例展示的实时扩展。
由于负责以太网标准化的IEEE并未就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,工业界开发了自己的解决方案—再次证明了其创造力。各种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最终解决不同的市场问题。
图3. 协议概述。
PROFINET:普遍适用
通过PROFINET,可提供两种互补型解决方案。PROFINET RT是一种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,周期时间最长为1 ms。RT直接以标准以太网为基础。以太网的可能性(例如,服务质量(QoS,优先级))被用于产生实时流量优先级。这有所帮助,但QoS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和延迟问题。这就是限制软实时的原因。与网络中使用的其他协议(例如HTTP、SNMP和TCP/IP)的良好兼容性是该技术的明显优势。
Figure 4. PROFINET IRT.
对于硬实时,PROFINET提供同步实时 (IRT) 扩展。在此,部分以太网带宽通过标准以太网硬件的扩展专门为IRT流量保留。这可以通过IRT节点中的时钟的精确同步来实现。因此,可以在每个周期阻止通道(红色阶段)中的正常流量。只有红色阶段中的IRT帧到达网络。此外,网络参与者准确地在预先计算的时间发送IRT帧,从而在红色阶段实现效率的最大化。IRT帧通过网络,几乎无周跳。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红色阶段的长度限制在最低限度;在红色阶段,所有其他流量都必须等待。红色相位最多可以占用以太网通道带宽的50%。
如前所述,全长以太网帧(1552字节)在线路上大约耗时124μs。如果PROFINET IRT占用全部50%的带宽,最快的周期时间为2×124μs=248μs,舍入后为250μs。只有这样,其他协议(如HTTP)才能以不变的形式与其共存。
由于PROFINET 2.3可用于IRT的优化,包括快速转发、动态帧封装和分段,因此可以实现低至31.25μs的更快周期时间。
实时与通信
在工厂自动化和驱动技术的背景下,实时意味着周期时间要安全、可靠地达到10毫秒以下,最低至微秒。为了满足这些实时要求,以太网还必须获得实时功能。
图1. 自动化中的实时通信。
以太网比现场总线快得多—
那又怎样?
为了满足自动化的实时要求,需要保证传输带宽和传输延迟。即使这些带宽通常非常小(每个器件几十个字节),该传输通道必须在每个I/O周期中可用,且达到延迟要求。
但是,经典以太网不提供延迟和带宽保证。相反,如果操作需要,以太网可以随时丢弃帧。这意味着什么?
以太网是所谓的桥接网络。帧(以太网帧)从一个点发到另一个点:从端点到交换机(网桥),从那里可能发到其他网桥,最后到达另一个端点。该架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我配置能力。网桥在转发帧之前先完全接收帧。许多问题正是出在这里:
- 如果在峰值时间存储的帧数多于网桥缓冲存储器可以容纳的帧数,则丢弃新传入的帧。
- 由于帧长不同,因此其延迟时间为其长度的函数。这会导致延迟波动(抖动)。
- 由于交换机应通过其发送帧的端口可能已经被其他帧完全占用,所以会导致额外的延迟。发送大型以太网帧(1522字节)在100 Mbps速率下大约耗时124μs。
如果说以太网通常运行良好,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允的。但是,这样做,我们使用的“通常”一词在硬实时语境下是无意义的。仅仅通常满足实时条件是不够的,必须始终满足该条件。
住在化工厂或炼油厂旁边的任何人都能理解这一点。工业通讯也不公平:最重要的是,控制/闭环控制应用始终具有优先权。
图2. ISO七层模型。
以PROFINET和EtherCAT为例展示的实时扩展。
由于负责以太网标准化的IEEE并未就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,工业界开发了自己的解决方案—再次证明了其创造力。各种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最终解决不同的市场问题。
图3. 协议概述。
PROFINET:普遍适用
通过PROFINET,可提供两种互补型解决方案。PROFINET RT是一种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,周期时间最长为1 ms。RT直接以标准以太网为基础。以太网的可能性(例如,服务质量(QoS,优先级))被用于产生实时流量优先级。这有所帮助,但QoS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和延迟问题。这就是限制软实时的原因。与网络中使用的其他协议(例如HTTP、SNMP和TCP/IP)的良好兼容性是该技术的明显优势。
Figure 4. PROFINET IRT.
对于硬实时,PROFINET提供同步实时 (IRT) 扩展。在此,部分以太网带宽通过标准以太网硬件的扩展专门为IRT流量保留。这可以通过IRT节点中的时钟的精确同步来实现。因此,可以在每个周期阻止通道(红色阶段)中的正常流量。只有红色阶段中的IRT帧到达网络。此外,网络参与者准确地在预先计算的时间发送IRT帧,从而在红色阶段实现效率的最大化。IRT帧通过网络,几乎无周跳。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红色阶段的长度限制在最低限度;在红色阶段,所有其他流量都必须等待。红色相位最多可以占用以太网通道带宽的50%。
如前所述,全长以太网帧(1552字节)在线路上大约耗时124μs。如果PROFINET IRT占用全部50%的带宽,最快的周期时间为2×124μs=248μs,舍入后为250μs。只有这样,其他协议(如HTTP)才能以不变的形式与其共存。
由于PROFINET 2.3可用于IRT的优化,包括快速转发、动态帧封装和分段,因此可以实现低至31.25μs的更快周期时间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