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衡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?是在中国的奥运会上,大家就看到这个很新颖的东西出现,成为了人们的代步工具。因此这种独轮或双轮的代步工具,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启动、加速、减速、停止等动作,备受年轻人追捧。但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,相继有出现了类似这种代步的工具,比如扭扭车、独轮车、滑板车等平衡车类产品上路。同时,还面临着共享单车在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上的替代。
2015年12月,因存在着火隐患,亚马逊向卖家发去通知,暂停销售部分平衡车,并要求所有平衡车商家证明自己的设备达到了安全标准,同时提供证据证明其销售产品不属于侵权产品,否则无法再次上架。
经历了这次亚马逊下架事件的中国平衡车行业,还未从行业大洗牌中恢复过来,此后又连续经历3次美国“337调查”,涉及十几家在华车企。其中,在Razor发起的一次“337调查”中,涉案专利即“陈星专利”。
与市场混乱相比,电动平衡车还面临“身份”的尴尬——目前的电动平衡车依然被认为是一种玩具。虽然电动平衡车企业有着改变出行方式的长远目标,却不得不面对国内市场的现实。
与此同时,现在在市面上也出现了“共享单车”的出现,同样也是解决人们“一公里”的步行问题,是否会和平衡车起冲突呢?
陈星就说出了这个不会有冲突,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,相比共享单车,平衡车是一种更偏运动和娱乐的智能设备,它受电池限制,使用场景集中在家庭周围或者是封闭场所,它其实是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。共享单车是一种通勤工具,但它并没有过多娱乐属性,而平衡车带给用户的是一种享受的感觉,年轻人可以踩着平衡车在户外、公园聚会娱乐,两者并没有形成直接对立的市场格局。”